2025济南茶博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2025年10月24-27日于泉城济南举办,感兴趣的茶友欢迎前来参观!
盛于晋唐,著名于宋
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明代始称“庐山云雾茶”,以原产地(庐山)终年云雾弥漫而得名。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始于秦汉、兴与唐,盛于宋,宋代列为“贡茶”,元、明、清时仍享誉不衰,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禅茶一味 茶禅合一
庐山僧人种茶、饮茶,是一种寄托,一种追求。”僧人在种茶、炒茶及品茶中,与庐山山水融为一体,获得了平和、宁静的心境。庐山云雾茶性淡而俭、清除虚火及清淡净洁,出家人饮之,能去除疲劳、涤荡身心,焕发精神,有助于僧人进入“禅定”以及敏于悟道。因此,庐山寺院里有种茶、炒茶及饮茶的习俗:“茶堂”,“茶头”,“施茶僧”,“寺院茶”,“奠茶”,“普茶”等等。
展开剩余88%庐山云雾茶的栽培与制作,离不开庐山寺庙的僧人。正如陈三立在诗中所说,是“山僧往来踝胫穿,猩啼号虎豹前”的结果。庐山云雾茶是茶禅相通的佳作。
传说庐山东林寺晋代高僧慧远,建东林寺,结莲社,聚徒讲学,以自种庐山云雾茶款待田园诗之祖陶渊明和隐士刘程之等,“话茶吟诗,叙事谈经,通宵达旦”。著名的“虎溪三笑”故事,就是儒释道三教名人同饮聪明泉水泡制的云雾茶后,大彻大悟后会心之笑。明代(庐山)开先寺圆信法师,临圆寂时说:“平生尝以衣钵付人,将终,示偈云:‘小儿曹,小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至朝。’索茶一杯,遂脱去。”
千年载道 口碑传承
·东晋成帝时期(326年),《本草衍义》载:江州刺史温峤上贡江州(庐山)茶,“晋温峤上表:贡茶千斤,茗300斤。”
· 东汉,《庐山小志卷十二什识》中记载:“更有鸟雀衔籽坠生林谷,名闻林茶,色白香清,谷雨时采之最良……。”
· 唐朝,庐山茶已很出众。诗人白居易《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一诗:“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架岩结茅宇,壑斫开茶园。”
在《重题》中又说:“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爱一泉新引得,清冷屈曲绕阶流”。
《春游西林寺》中说:“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 宋代,日渐名盛,并成为贡茶。陆游在《游庐山东林记》中也写有:“食已煮观音泉,啜茶。”
《庐山志卷十二贡茶》中载道:“宋太平兴国中,庐山例贡茶,然山寒茶恒迟,类市之它邑充贡,贡民甚苦。”明太祖朱元璋转战鄱阳湖及庐山数载,登基后,建御碑亭,封庐山为“庐岳”,云雾茶沾名山之光,声名远播。
《庐山志》卷十二,商云小说“贡茶”中载“宋太平兴国中,庐山例贡茶,然山寒茶恒迟,类市之它邑充贡,贡民甚苦。”略见当时庐山茶的地位。
黄庭坚有诗句赞美庐山云雾茶“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皑霏霏雪不如。”
《九江府志》记载:“......茶出于德安、瑞昌、彭泽,唯庐山所产,味香可啜。”
刘显绩的《酬友人馈庐山茶》时说:“日下轻飘到,山中香茗来,焙时耳瀑雨,摘处踏苍苔,待月春共,吟诗石乳开,何时雨雾窟,相与汛清杯。”
· 明代,王思伍在《游庐山记》中说:“泉以轻妙,茶以白妙,豆叶菜以苦妙。”
王世懋游庐山时赞美庐山云雾茶:“金芽碧玉云中生,赞美桃李莫如君。五老峰下成绿海,茶香千里万年名。”
嘉兴人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说:“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
· 清朝,黄守羲在《匡庐游录》中说:“一心(白石庵老僧)云,山中无别产,衣食取办于茶,......其在高者为云雾茶,此间名品也。白香山(白居易)药圃茶园为产业,倍非虚语。”
李绂六在《六过庐山记》中说:“山中皆种茶,循花径而下至清溪,......僧以所携瓶盎,就桥下吸泉,置石隙间。拾枯枝煮泉,采林间新茶烹之,泉冽茶香,风味佳绝"。
桐城人江皋,在江西瑞昌县做官期间,写下《江州竹枝词》十一首,其中就有云雾茶诗:“匡庐山上采茶归,云雾迷空尽湿衣。学得北源新焙法,江南嫩甲雨前肥。”
《九江府志》记载:“......茶出于德安、瑞昌、彭泽,唯庐山所产,味香可啜。”
庐山云雾茶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内涵深邃,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迅速发展期......
进入20世纪以后,庐山云雾茶开始规模种植。
· 1934年,庐山植物园成立后,庐山山麓五乳寺引种茶苗,购进茶籽,开辟茶园10余亩。
· 1959年,全国第一次十大名茶评选,庐山云雾茶荣居前四,成为中国高山云雾茶典型代表。20世纪50、60年代,党中央有三次重要会议在庐山先后召开,会议期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品饮了庐山云雾茶后,赞不绝口。
朱德委员长还为它欣然题诗:“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此后,庐山优质云雾茶一直是江西专送中央的特供茶。
· 1971年,庐山云雾茶被列入中国绿茶类的特种名茶,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绝”一举扬名中外。
· 1982年在江西二十一种茶叶评比中,名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同年,全国名茶评比又被定为中国名茶。
· 1985年获全国优质产品银牌奖,后年庐山云雾茶再度当选中国十大名茶。
· 1989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奖。
· 2013年庐山云雾茶制作技艺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同年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
· 2017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评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 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市场价值榜上,庐山云雾茶位列第17名,品牌市场价值达30.33亿元,稳居江西茶叶第一品牌。
·2021年5月庐山云雾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 2023年5月12日,庐山云雾茶入选“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区域品牌(地理标志)100强,位列第48位。
· 2023年12月1日,获得中部四省(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金奖。
只此青绿,茶香庐山
匡庐云雾绕天空,名茶育出此山中。庐山土壤种类多样,有机质含量丰富,常年云雾缭绕,每年云雾天数可达220天,昼夜温差大,所产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品质最佳。茶生其间,芽叶肥壮,白毫披复,持嫩性强。形成“外形条索紧结壮丽,青翠多毫,内质香气鲜爽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而甘,叶底嫩绿匀齐”的优异品质,在我国名茶中独具一格。
庐山云雾茶品质的差异,与茶树种植海拔的高低相关。其主要茶区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汉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海拔较高地域的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明显优于其他地域的产品。由于气候原因,庐山云雾茶比其他茶采摘得晚,一般在谷雨之后立夏之间开始开园采摘;从时间概念分有:明前茶、清明茶、雨前茶、谷雨茶、夏茶、秋茶。
201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育种专家联合江西九江当地专家合作选育的庐山云雾茶专用新品种——庐云1号、庐云2号和庐云3号通过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庐山云雾茶按照GB/T 21003-2007《地理标志产品庐山云雾茶》的规定,其产品分为四个级别: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表1 庐山云雾茶各等级茶叶的感官指标
资料来源:引自《GB/T 21003-2007地理标志产品 庐山云雾茶》。
鲜叶原料分级指标
“以适制庐山云雾茶的中小叶种茶树的幼嫩新梢为原料,长度为3厘米左右,不带蒂头,不含鳞片、鱼叶,无劣变或异味,无其他夹杂物”。鲜叶等级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各级鲜叶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庐山云雾茶的鲜叶原料分级指标
加工工艺
庐山云雾茶九道加工工艺
每一片庐山云雾茶叶都是无数茶农精心采摘再到严苛工序,将白居易的“君子茶风”带给每一位爱茶人。
品质特征
制成的庐山云雾茶,含水率为6%以下。庐山云雾茶因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汤色清亮又耐泡,有兰花、板栗、豆花等自然的清香味,香气袭人。云雾茶继承了庐山春雾张扬特质,充满了云雾的味道,因而有香浓味醇、性格泼辣的性格,历来被饮者视为珍品,属绿茶中的精品。
《采茶谣》中有一句赞美庐山云雾茶歌谣,“色香幽细比兰花”。庐山气候早晚温差大,潮湿多雨,茶树生长缓慢,但是茶树芽内的物质含量会增多,香气十分出众。有人将其喻为“雾茶吸尽香龙脑”。
发布于:山东省信钰证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